衣食住行作为与大众生活直接挂钩的刚需,已经被诸多互联网企业全面渗入,并在彻底颠覆大众原有的生活形态。从抢鲜生活上线可以看出,生鲜O2O领域现在正是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,各种生鲜配送APP百家争鸣,市场的纷争就像“战国时代”,充满着残酷的竞争。如何从众多生鲜O2O大军中厮杀到最后存活下来?首先来看看行业的状况,及运营的模式。
市场总的反应:一方面,仅仅在今年,就有多达十余家的生鲜电商获得新一轮融资,备受资本市场青睐。另一方面,却是多家生鲜电商“举起白旗”,彻底退出这一市场。
崛起VS陨落,生鲜O2O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
今年以来,就已经有多家生鲜电商完成融资。投资方包括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等一系列投资机构,各家生鲜电商获取投资额度从几千万到几亿不等,从这里看出生鲜电商领域充满着希望与新生。但是同时行业却传来多家生鲜电商难以生存的噩耗,包括完成C、D轮融资的亏损不盈利,要合并的消息。
痛点难解决,生鲜O2O步履维艰
生鲜O2O之所以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,且竞争十分惨烈,关键就在于对线上生鲜市场的未来持有不同态度。但无论是悲观还是看好,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生鲜电商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。行业数据显示,众多生鲜O2O商家盈利的占比1%,持平的占比4%,稍微亏损的占比88%,剩下的7%属于巨大亏损状态。
生鲜产品对配送时效要求极高,但客单价却很低,送货上门成本和收益之间无法平衡。要知道,数小时内送达的配送成本远高于次日达等。甚至连京东这样自身有强大物流配送体系的巨头,都不愿再在生鲜O2O上继续做下去,配送成本实在太高。而如果将配送交给第三方物流,会导致出现生鲜产品在出库后难以掌控的问题。即使是与分布在社区的小店合作,也同样会遇到物流问题。成本、配送、标准化等,成为生鲜O2O难以解决的痛点。这些痛点如果靠烧钱去砸,是一个无底洞!别看目前很多生鲜电商融资数亿元,但或许还赶不上烧钱的速度。抢鲜生活配送模式则和大多数配送方式不一样:当天采摘,当天发货。分时间段,分地区,分产品配送,降低了配送存储的成本,大大降低了运营的成本。
镜花水月?生鲜O2O或是真正金矿
目前之所以生鲜O2O还厮杀地如此惨烈,关键就在于生鲜O2O是个极大的市场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3年生鲜电商的交易规模130亿元,2014年约260亿元,2015年在400亿元左右,未来5年可以达到千亿元的市场规模。生鲜O2O绝不是镜花水月,而是真正的金矿。
要想在金矿中采取真金,必须有长远的布局。比如在标准化管理上不断试错和证实,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的标准化规范;提高生鲜安全监控机制,杜绝安全事故发生;控制控制损耗,降低订单履约成本……